癌癥患者的扶、防、治 |
【 整理發(fā)布:王力野生靈芝網(wǎng) 】 【 發(fā)布日期:7/6/2011 】 瀏覽次數(shù):1538 |
 |
正邪相爭始終貫穿于惡性腫瘤的發(fā)生、發(fā)展,并發(fā)癥、復發(fā)、轉(zhuǎn)移的全過程,也就是說,人之所以得腫瘤,與其內(nèi)在正氣不足,不能有效抑制癌細胞有著密切的關(guān)系。因此,在人的一生中,必須隨時注意提高自身的免疫力,使自己遠離腫瘤疾病。如果已經(jīng)患有腫瘤,那么就必須在扶、防、治上下功夫。目前,治療癌癥的主要策略無外乎兩大類。一是應用攻擊(祛邪)方法直接殺害癌細胞;二是應用防御(扶正)手段,通過提高機體免疫力,從而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發(fā)展。然而,有沒有一種更好的方法,既能扶正,又能防止癌細胞的復發(fā)和轉(zhuǎn)移,還能殺滅癌細胞呢?經(jīng)過多年的研究,這種方法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了,這就是癌細胞治療的扶、防、治理論,這是目前最新的治療方法。
總的來說,不同理論指導下的抗腫瘤療效不相同,有時截然相反。腫瘤是氣質(zhì)性的疾病在某一地方的具體表現(xiàn)。
(1)早期病患
①徹底摧毀。早期癌癥患者,其腫瘤局限于身體的某個部位,腫瘤體積小且未能形成向周圍的組織侵犯或遠外轉(zhuǎn)移,而且重要的臟器功能和患者的體質(zhì)狀況都基本正常,對于這部分患者,短期內(nèi)應用較為劇烈的攻擊療法以期徹底殺滅腫瘤細胞是可行的。例如,一個Ⅰ期乳腺癌患者,其一般身體狀況較好,在明確診斷后及時進行根治手術(shù),可以徹底消除腫瘤病癥。此后進行一段時間的扶、防、治,從而既清除癌細胞又使其在短期內(nèi),能最大程度地從手術(shù)打擊中恢復過來,最終獲得完全的康復。
②畫蛇添足。腫瘤治療過程中,因顧忌腫瘤的復發(fā)和轉(zhuǎn)移,過分地采用一些其實并無必要的攻擊療法,則對患者的身體造成過度的傷害。同樣以上述的Ⅰ期乳腺癌為例,如果我們采取術(shù)前放療,應用激進的根治手術(shù)方式(不保留胸大肌、胸小肌,從而加大傷口愈合的難度),術(shù)后再進行放療或化療的方法,這樣的治療便是過度治療,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,而且對防止腫瘤的復發(fā)、轉(zhuǎn)移并無任何益處。
(2)中晚期病患
①同歸于盡。中晚期癌癥患者,其腫瘤體積大而且存在著廣泛的周圍組織侵犯和遠隔臟器的轉(zhuǎn)移,而且由于腫瘤的巨大消耗,使得機體的免疫力系統(tǒng)、各重要臟器的功能以及一般的體質(zhì)狀況處于不正常的狀態(tài)。此時,若要達到徹底消滅癌細胞的目的,必須長時間反復應用劇烈的攻擊療法,然而患者的身體狀況卻不能承受這種在理論上成立的抗腫瘤治療。盲目應用攻擊療法的后果是,腫瘤殺傷的療效不明顯,而患者的病情進一步惡化,在這方面的慘痛教訓實在太多了。
在腫瘤學科發(fā)展的初期,認為癌癥是一個以局部病灶發(fā)生為主要矛盾的惡性腫瘤。因此,所謂的“根治術(shù)”、“超根治術(shù)”、“根治性放療”、“根治性化療”等名詞術(shù)語廣泛流行,擴大手術(shù)范圍、提高放療或化療的劑量似乎成為提高治療腫瘤療效的唯一手段。而且衡量抗腫瘤療效的標準十分單一,即是否能夠達到徹底清除腫瘤病灶。在上述思想的指導下,“只見樹木不見森林”的盲目攻擊,導致了部分晚期患者的病情惡化甚至死亡,很多患者是腫瘤沒有或縮小了,但生命也結(jié)束了。很多患者費盡心機找醫(yī)院用上述方法治療,錢用完了,性命還是難以保住。目前,在患者身體狀況不佳、體內(nèi)腫瘤相對較大的情況下應用祛邪攻擊法,有可能出現(xiàn)癌細胞與患者生命同歸于盡的治療結(jié)果。
②與狼共舞。對于晚期病例,當意識到應用目前的醫(yī)學方法還不可能徹底治愈的這一客觀事實的時候,與其是奮力搏斗,兩敗俱傷,倒不如來一個“與狼共舞”。這就是目前治療腫瘤的第二種方法,即扶正方法。對于晚期患者,由于腫瘤的長時間消耗,患者的體質(zhì)往往很差,無法承受攻擊療法的進一步打擊。在這種情況下,選擇扶正,提高免疫力的方法,不失為一種選擇。這種方法就是我國大部分中醫(yī)生采用的方法,能夠延長生命,雖然腫瘤未能完全消失,但是患者還是能夠在保證生活質(zhì)量的基礎上維持生命。這個方法有個缺點,即腫瘤的繼續(xù)生長,因為腫瘤是我們身體的異常細胞,在外部扶正的情況下,也提高了腫瘤細胞對外的免疫力,它是正常細胞與異常細胞一起提高的,只是減少了并發(fā)癥,可以讓患者提高生命的質(zhì)量。筆者這十幾年來都在想一個問題:有沒有一種更好的治療之路。陳康林咨詢了國內(nèi)外很多專家,有的說對腫瘤必須采用“殺”的方法,有的說用“防”的方法,防止腫瘤的擴散、轉(zhuǎn)移就行,還有的說必須扶正。陳康林同專家們說:腫瘤的最佳治療方法扶、防、治
當陳康林提出以上理論的時候,專家們異口同聲地說:好是好,但你從哪里去找齊扶正氣、防轉(zhuǎn)移和復發(fā),還能殺滅癌細胞的藥物呢?其實,陳康林當時也很清楚,要找齊這些藥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,但是因為當時年幼無知,抱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,陳康林還是馬上答應下來了,告訴自己一定要找齊這些藥物。陳康林當時找遍了中國及世界上所有藥典,只找到了扶正氣的藥物,而對防復發(fā)和轉(zhuǎn)移,殺滅癌細胞的藥物只在文獻中見過。而大家對陳康林說:要找到這些藥物只能到森林里去。當陳康林提出扶、防、治這一理論的時候,其實全世界的有關(guān)科學家都想到了這一問題,只是中國及世界99%的科學工作人員都是實驗室科學家的緣由而已。
陳康林于十多年前離開城市,走進了原始森林,走過了海南、廣西、云南、緬甸、西藏、黑龍江的原始森林區(qū),同山民們一起以野果為食,以野生動物蟲類為伴,以騰蔓溝壑及懸崖為路,20年間,親自采集并了解其藥理藥性的真菌達300多種。這二十年來,陳康林在原始森林中,找到了扶正較好的藥物,防止復發(fā)和轉(zhuǎn)移較好的藥物以及殺滅癌細胞較好的藥物。陳康林只知道在藥典和世界文獻中再也沒有這樣的藥物了。當陳康林找齊這些藥物的時候,很多人都不敢相信,因為他們很多人一輩子學醫(yī),都不能找齊這些藥物,然而由一個當年的小伙子辦到了。陳康林找到這些藥物的消息于2001年由香港《大公報》給予了報道。這幾年來,陳康林一直在想用一個科學的方法,把這些藥物按“理、法、方、要”進行配比,每一個配方進行了不同藥物與不同比例進行,陳康林把這些年來對患者效果較好的配方申請了國家發(fā)明專利。當陳康林看到很多被醫(yī)生診斷為只能生活2~3個月的患者,到今天還非常健康的生活的時候,心里就充滿了自豪。因為陳康林知道“扶、防、治”治療腫瘤的理論就像一顆種子,已經(jīng)開始發(fā)芽。
③治療原則。早、中期患者,在進行手術(shù)、化療、放療的同時使用“扶、防、治”治療,可以達到根治的目的。晚期患者,可以“與狼共舞”,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腫瘤病灶的發(fā)展,又不至于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帶來太多的損傷,雖然腫瘤未能完全消失,但是患者還是能夠在保證生活質(zhì)量的基礎上維持生命。對于60歲以上的老人,盡量不要進行手術(shù),采用“扶、防、治”專利配方治療就行。千萬不要進行手術(shù)、放化療治療,這會使老人更痛苦、更快地結(jié)束他們的生命。我曾經(jīng)治療了很多70歲以上的老人,我對他們說:“你只要進行了手術(shù)、放化療,我就很難對你們進行治療了,只能是延長你的生命。如你沒有進行手術(shù)、放化療,我還可以讓你健康的生活下去!逼鋵,60歲以上的老人,隨著年齡的增大,腫瘤的惡性程度就越低了。
④治標還是治本。按照傳統(tǒng)的治療方式,單純地想把腫瘤切割出去,把腫瘤照射死,就可以消滅腫瘤,這是片面的認識。全世界對付癌癥已經(jīng)有50年的歷史了,耗費了巨額資金,結(jié)果腫瘤患者并沒有因此而減少,反而越來越多,所以,我們必須找到治本的方法,“扶防治”這種用真菌藥物治療腫瘤的方法應該是目前一種治療上的治本之法。也許以后還會有更好的方法,但是這是目前在腫瘤治療上較好的方法了。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