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芝袋栽技術(shù)
1.生產(chǎn)流程 配方拌料→裝袋→消毒滅菌→冷卻接種→培養(yǎng)發(fā)菌→出芝管理→采收加工。
2.栽培季節(jié)安排 在自然條件下生產(chǎn)靈芝,就必須安排適宜的季節(jié)。一般來講,湖南可生產(chǎn)2季,即5月~7月上旬出靈芝和9月~11月上旬出靈芝。當(dāng)然,如果氣溫適宜,比如大山區(qū)較涼爽的遮蔭棚埋土栽培,在夏天同樣可以出靈芝。
3.培養(yǎng)料配制 栽培靈芝的配方可依照不同地區(qū)的原材料情況而定,主要有以下幾種:①雜木屑78%、麥麩(米糠)20%、石膏1%、過磷酸鈣1%,②棉籽殼78%、麥麩20%、石膏1%、過磷酸鈣1%,③甘蔗渣70%、米糠(麥麩)28%、石膏1%、過磷酸鈣1%,④雜木屑65%、稻草18%、麥麩15%、石膏1%、過磷酸鈣1%,⑤雜木屑40%、棉籽殼40%、麥麩15%、玉米粉3%、石膏1%、過磷酸鈣1%。
配制時,每100公斤干料可加入0.1公斤磷酸二氫鉀,原料充分拌勻,水分含量約為60%~65%,pH值自然。
4.裝袋、滅菌、接種、培菌 培養(yǎng)料配制好后,可用17厘米×35厘米×0.04厘米的聚乙烯折角袋裝料,邊裝邊壓實,不留空隙,袋口留約10厘米長,以便套環(huán)封口。也可用寬17厘米、厚0.04厘米的聚乙烯筒膜剪成55厘米~58厘米長,袋裝培養(yǎng)料,壓實,兩端用纖維繩扎緊口子。外用寬18厘米、厚0.015厘米的聚乙烯筒膜剪成58厘米~62厘米長的外套袋。
將裝好培養(yǎng)料的袋子放入消毒滅菌的土灶中,達100℃保持12小時~15小時。滅菌后取出菌袋至培養(yǎng)場所或出靈芝場所,冷卻到30℃以下,按照其它菇類(平菇除外)熟料袋栽的無菌接種方式接種。兩端扎口的長袋子則采用接香菇菌棒打孔接種方式進行,一般是并排均勻打4個孔接種。
接完菌種后,進行培養(yǎng)發(fā)菌。在培養(yǎng)發(fā)菌期間,應(yīng)注意保持菌袋溫度在15℃~30℃之間,以利菌絲較快生長。
5.出芝管理 菌袋長滿菌絲后,即可進行出靈芝管理。如果是17厘米×35厘米×0.04厘米的聚乙烯菌袋,則可將菌袋一排排堆碼起來,一端去掉套環(huán)蓋,在另一端(底端)的正中央用刀片劃一1.5厘米見方的十字口,倒放堆碼兩端出靈芝。
如果是17厘米×55厘米~60厘米×0.04厘米的長菌袋則可將其排放在架子上,接種口朝上。為了提高產(chǎn)量且便于管理,則可將此菌袋埋土栽培,但需注意:菌袋不脫薄膜,接種口朝上,接種口的正背面用刀片劃破一條長口子,用沙壤土覆蓋1厘米~2厘米厚。
在水分管理上,應(yīng)保持出靈芝場地的空氣濕度85%以上。靈芝六成熟之前可適宜噴點水于菇體上,主要是要增加空氣濕度。在靈芝七成熟后不能直接噴水,主要是將地面等澆濕,以免將靈芝上的孢子粉沖洗掉。
隨著靈芝的增大,邊緣白色逐漸消滅,芝蓋加厚,顏色加深,即可采收。采收后,應(yīng)停止噴水2天~3天,接下來的管理同上。 |